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研究背景与意义
CD24在许多癌症中过度表达,并表现为致癌性。在适应性免疫反应中,CD24在富含共刺激的淋巴器官中是一种多余的共刺激分子。CD24被鉴定为原发性肝癌中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其表达与癌细胞的发展、侵袭和转移有关。许多癌症中CD24的表达显著高于癌前病变,且最新研究表明CD24与巨噬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Siglec-10相关作用,促进肿瘤逃逸。因此,CD24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靶点。
T细胞双特异性抗体(BsAbs)在目前肿瘤治疗领域中较有前途的部分。BsAbs能够诱导T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使T细胞释放穿孔素或颗粒酶,将靶细胞降解。除此之外,双特异性抗体还能向肿瘤传递有效载荷,阻断对肿瘤重要的信号传导。基于CD3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绕过传统TCR与HLA识别的限制,抗体能同时结合T细胞上的CD3和肿瘤细胞上的TAA,从而激活T细胞,使其对肿瘤造成杀伤。CD3双特异性抗体已经重新吸引了广泛的兴趣,并且各种T细胞双特异性抗体形式正在临床前和临床开发中。
通过双特异性抗体同时靶向CD3和CD24,可以将表达CD24的肿瘤细胞和T细胞空间上拉近,形成空间距离较近的免疫突触结构,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与此同时,由于对于CD24- Siglec-10信号的阻断,理论上还可能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 实验内容与研究手段
本次毕业设计的实验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CD3和CD24的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第二部分则为该双特异性抗体的表达及鉴定。
在第一部分构建中,CD24的嵌合抗体cG7由本实验室前期开发,CD3抗体序列则来自本领域公知的克隆。抗体构建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抗体组装技术有“Knob into hole”,“CrossMab”。涉及到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有PCR,酶切酶连,转化,琼脂糖凝胶电泳等。
在第二部分表达及鉴定中,将构建并测序好的质粒转染至真核细胞Hek293中,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上清液,并对其进行纯化和分子量鉴定。涉及到的实验技术有转染,细胞培养,亲和层析,SDS-PAGE,Western Blot等。
三、文献综述
1 双特异性抗体
分子靶向疗法是癌症疗法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肿瘤靶向治疗的成功取决于靶向抗原,靶向抗原必须是癌细胞特异性且合理表达的。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分子设计药物,可以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细胞,对其造成有效杀伤。如今已经有许多药物上市,如针对抗EGFR的西妥昔单抗,抗CD20的利妥昔单抗,小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等。抗体药物如今在医疗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83种抗体,其中34种已注册用于治疗癌症患者 [1]。如今,人们已经开发出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抗体,如抗体偶连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