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实现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首先对生态效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了国内外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生态效率的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中国煤炭产业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炭产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提升路径;文献综述
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的概念最早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于1992年提出,是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煤炭产业生态效率则是指在煤炭资源开发、生产、加工、消费等环节中,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提升煤炭产业生态效率,不仅是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煤炭产业生态效率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效率测度方法研究
一些学者构建了指标体系对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进行测度,例如,Wang等人(2016)构建了包含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利用DEA模型对中国区域能源系统的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