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负载银的氧化石墨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
以及协同抗菌作用
【关键词】
抗菌活性;氧化石墨烯银;协同作用;活性氧
【前言】
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先进抗菌材料一直是社会的重大需求。细菌感染和相关疾病非常常见,在经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病原菌对多药耐药性的出现,降低了抗生素的有效性[1]。常规抗生素的频繁、不适当使用导致临床治疗的效果不佳。因此,作为对常规抗生素治疗的补充,杀菌纳米材料的开发已变得很重要[2],因为纳米粒子(NPs)的作用方式/机理是直接与细菌细胞壁接触,从而促进了抗菌活性[3]。
一方面,当前已合成出许多各式各样的含银纳米抗菌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商业产品领域中。然而,基于纳米银的微纳米结构,在此基础上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抗菌剂仍颇具挑战性。已参考的文献中,已有利用简易的超声混合方法, 成功合成了一类纳米银颗粒原位生长于氧化石墨烯银盐的纳米复合材料[4]。在各种抗菌剂中,银基纳米材料因其高和广谱的杀菌活性而广为人知[5],Ag 离子可能通过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而破坏细菌,或破坏其DNA复制能力,最终导致细菌死亡[6]。因此,可控且持久的Ag 离子产生对于实现银化合物的高抗菌性能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材料,由单层sp2碳原子组成[7]。而其延伸材料,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和还原的GO由于包含官能团和碳基平面的独特结构,有利于其抗菌活性的发挥。GO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及温和的细胞毒性, 也可以作为高效抗菌剂使用[8]; GO 独特的平面结构使含 GO 的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阻隔小分子透过的能力, 而 GO 边缘丰富的亲水官能团, 使其能均匀地分散在水等极性溶 液中, 并易于被其它基团修饰或负载[9-10], 最近的研究表明, 将金属纳米粒子与 GO结合, 可能产生协同作用, 获得具备优异性能的新材料[11-12]。
【正文】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