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的蛋白酶水解以及抗血栓活性多肽的发现文献综述

 2023-01-05 09: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血栓类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包括脑血栓,静脉血栓,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等。 随着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增加 ,抗血栓药物的研制已成为热点之一。人们一方面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现有药物进行分子结构改造 ,以期获得更为优良的抗栓药物,另一方面 ,积极地寻找一些新型的安全性好、疗效好、副作用小的天然来源的抗栓药物。现有的抗血栓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替罗非班、尿激酶等,或因药效低,或因副作用大,或因价格贵等,均不能完全满足治疗的需要。寻找新的抗栓药物对血栓类疾病的治疗十分必要。已报道五步蛇蛇毒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肽类,其中大量与血液系统有关的组分被相继报道,如抗凝蛋白、溶栓酶等等。

蝮蛇Agkistrodon halys(Palls)为蝰科动物蝮蛇除去内的全体。 用蝮蛇作原料生产的一些贵重药品能医治多种疑难病症。蝮蛇毒素是生产高效抗血栓药物的原料;蛇干有祛风、镇静、解毒抑痛、强壮、下乳等功效。 自古以来民间把蝮蛇用作蝮蛇用作滋补强壮、疲劳恢复、解毒药;近代主要用作强壮、病后和虚弱体质的改善药。治疗麻风温痹症,肢体麻木和半身不遂等症。现代医学常将它用于抗炎,抗血栓,抗癌等。

蝮蛇毒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蝮蛇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类化合物,含有水解蛋白酶、精氨酸酶、磷酸二酯酶等多种酶类。目前,国内的蝮蛇毒制剂主要为以精氨酸酶为主的抗凝血剂,具有抗凝、去纤、溶栓和扩张血管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闭塞性血管病。

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类大分子内存在许多潜在的活性多肽片段,通过各种方法释放出的肽段可能具有其母体蛋白没有的特性。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如激素作用,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血栓、降低胆固醇、抑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等。

本课题拟通过体外蛋白酶酶解法酶解尖吻蝮蛇的蛇毒,通过不断优化酶解条件,寻找蛇毒中可能存在的新的高活性的抗血栓物质。

拟研究的问题

  1. 酶解尖吻蝮蛇毒的的酶解条件(酶的种类和酶解时间)。
  2. 分离纯化小分子多肽。
  3. 检测小分子多肽的抗血栓活性。
  4. 测定活性多肽的结构。

实验方法

一. 研究手段

1.高效液相色谱(HPLC)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