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药物他克莫司的纳米骨架型固体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
一、目的与意义
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具有强免疫抑制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器官和组织移植前后治疗机体的排斥反应, 具有与环孢素A( CsA) 相似而更广泛的免疫抑制作用, 效力比CsA 高 10-100倍, 而不良反应更少。本品水溶性差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2 /gt; ,平均口服生物利用度约25%,顾希平等发现固体分散体能大大提高fk506的溶解度并比较了4种分散体的体外特性。[1]
贾增荣老师利用Eudragit 与Sylysia350和非诺贝特按一定比例结合制成纳米骨架型固体给药系统,[2]提高了非诺贝特(FNB)的溶解度,并在后期利于干燥、粉碎、制粒,但FNB本身的规格剂量较大,做成的片剂规格太大不适宜口服,本课题将其技术应用在本身规格较小的他克莫司上,通过调整pH-敏感性材料聚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与纳米骨架材料微粉硅胶Sylysia350的比例,获得一个能令他克莫司的体外溶出度、体内吸收度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能应用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上的新剂型处方。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口服药物作为最广泛的给药途径,其具有病人顺应性好,价格便宜,安全性高等优点。一直以来都是医生推荐的给药方式。但是有些药物水溶性低,胃肠道吸收差,生物利用度较低,使得不能使用口服给药这一途径。
目前增加难溶药物的口吸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加入增溶剂或制成水溶性的前药;2、纳米化;3、采用脂质载体;4、固体分散体;5、环糊精包合物。但每个方法都有不足,例如增溶剂种类少;脂质载体成本高;微乳的大多数配方有毒性等。
纳米技术为解决药物的难溶和吸收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机遇。纳米技术可以降低颗粒大小,增加表面积,从而增加难溶药物的溶解度或溶出速度;粒度下降和比表面积增加还会促进纳米粒与生物膜的接触。先前的一些研究表明了纳米骨架型固体制剂对于药物的溶出有很好作用,例如新型CyA-pH敏感性纳米骨架型固体制剂能够有效增加BCS II类药物环孢素A(CyA)药物的溶出[3]。pH敏感性纳米骨架载药系统对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的体内口服吸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具有良好的pH敏感度[4]。
Qianjun He等人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基础上,加上表明活性胶团,可以制成提高水溶性差的抗癌药物溶解度的pH敏感制剂,并且在生物利用度和吸收上都有不错的效果。[5]
三、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