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层纳米材料制备及其检测性能初探文献综述

 2023-04-16 10:04

文献综述

1、前言 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处于纳米尺度(<100nm)的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不同于普通块状材料的如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诸多效应,从而使其电化学、光学、催化等性质更加优于同类的块状材料。

纳米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质及广泛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与研究。

MnO2由于基础结构单元的不同连接方式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类型,如alpha;-,beta;-,gamma;-,delta;-,ε-,lambda;-MnO2等,且根据基础结构单元的不同连接方式,MnO2可以分为三类:一维链状结构(alpha;-,beta;-,gamma;-MnO2),二维的片状或层状结构(delta;-MnO2)和三维结构(lambda;-MnO2)。

纳米MnO2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催化材料、吸附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显示了广阔诱人的应用前景[1-4]。

纳米材料的性质与材料的形貌和相态有着重要的关系,而这些又与材料的制备方法密不可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纳米科技向电化学领域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于纳米MnO2材料的制备。

目前,多种形貌的MnO2纳米材料已经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出来,其中主要有固相法、热分解法、电化学沉积法和水热法[4-8]等。

2、MnO2的制备方法2.1水热法 水热法是指在一定温度的密闭条件下,以水为溶剂的溶液产生压力,使得反应物之间发生反应从而生成特定产物的制备方法[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